本網站部分功能不支援IE瀏覽器,請使用Chrome或Edge等其它瀏覽器。

新聞稿

【遠見專刊:馬英九和平之旅-Peace Maker馬英九】

文/王力行(遠見·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)

 

73歲的前總統馬英九,終於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,回到自己的家鄉。距他擔任蔣經國總統祕書,參與開放兩岸交流政策,已過36年。

 

馬英九這次赴中國大陸是以「祭祖」「中華民國之旅」和「兩岸青年學生交流」為主題的和平之旅。12天,他們搭乘高鐵、飛機和汽車,途經5000公里;他們訪問南京、武漢、長沙、重慶、上海五個城市,造訪武漢大學、湖南大學和上海復旦大學,兼具了政治意涵和文化交流。一路上,他展現對中華民國憲法的堅持和中華文化的認同,並以「九二共識」和「一中各表」的原則,呼籲兩岸真誠交流,緩和了兩岸的緊張關係。

 

不同於1987年《遠見雜誌》第一次全面報導中國大陸,馬英九沒有經歷當年返鄉人面對的艱苦景象:騎腳踏車去買火車票、用蹲式廁所兼浴室洗澡、上沒有門的公共廁所。相反的,他見到的是,到處高樓林立、高速鐵路四通八達,和熱情的民眾湧入夜市景點。《遠見》資深副總編輯邱莉燕和採訪團隊見到的,則是洶湧的人潮,拿著手機追著馬英九狂拍。他們把視頻傳送到抖音及各種社群平台,引起上億人觀看。她訪問的「追馬族」,以「儒」字來形容這位博學親切的「台灣領導人」。

 

兩地青年座談和互動,讓台灣青年看到大陸的發展和變化,也讓大陸青年了解台灣的多元和自由;開啟了彼此的友誼和信任,尊重和包容。回顧兩岸情勢,1988年蔣經國總統解除戒嚴,開放探親三通後,交流往來增加,兩岸一片和祥。沒想到後來的「96年飛彈危機」、李登輝的「兩國論」,以及陳水扁的「一邊一國」,讓兩岸情勢風雲詭譎。

 

適時挺身而出,讓台灣走出險境

 

2008年馬英九上任總統後,兩岸的互信增加,他也積極修補兩岸關係。執政八年間,台灣海基會和大陸海協會有15次會談,簽立23項協議;陸客來台觀光每年500萬人次。可惜後續的蔡政府兩岸關係每況愈下,最近台灣更被全球媒體形容成「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區」。在這個時間點上,馬總統再次以「返鄉祭祖和學生交流之旅」來「告別對立衝突、重建互信穩定」,讓兩岸人民減少敵意,降低兵戎相見的可能。當兩岸陷於火爆邊緣時,馬英九總是適時挺身而出,讓我們走出險境。「和平使者」(Peace Maker),馬英九總統當之無愧。

 

2015年11月,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,馬英九總統和習近平主席第一次見面,將台海和平共識推到最高峰。當時我們特別企劃出版《馬習會全程紀實》特刊。七年半後,他的首度中國大陸之行,我們再次邀請馬英九總統、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以及出訪的大九學堂學生代表,分享他們參訪對岸的觀察及珍貴互動,完成這本《馬英九和平之旅》特刊,為和平使者留下歷史性紀錄。

 

-文章轉載自遠見馬英九和平之旅(電子版),欲閱全文請至遠見官網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