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站部分功能不支援IE瀏覽器,請使用Chrome或Edge等其它瀏覽器。

影音紀實

【哪來的芒果乾?國安問題研討會】馬英九董事長致詞



 

三年多前我卸任時,曾提醒蔡總統,如果兩岸關係再度惡化,我國又將陷入斷交頻頻及國際空間萎縮的困境。

 

很遺憾,蔡總統執政三年來,我擔心的問題一一出現。如今「反中」成為執政無能的遮羞布,甚至成為整肅政敵的武器。蔡政府操弄人民的恐懼感,「芒果乾」(「亡國感」的諧音)成為網路流行語,社會瀰漫不安氣氛。

 

今天舉辦這場研討會,就是要從兩岸、外交、國防三方面,探討當前國安危機及因應之道。

 

壹、兩岸關係惡化 藉反中操弄選舉

 

蔡總統不接受「九二共識」,等於片面廢棄兩岸27年來建立的政治互信,雙方走向冷對抗。大陸不再與臺灣諮商,不僅片面啟動靠近臺海中線的M503航路與三條聯絡線,軍機繞台更成常態,甚至飛越海峽中線。在外國被捕的我國詐騙犯,一律遣返大陸,不再與我方商量,2009年兩岸建立的司法互助機制,3年來完全停擺。

 

兩岸關係惡化,對臺灣民生經濟衝擊更大。首先是陸客大量減少,尤其今年8月起大陸暫停自由行,陸客已比7月減少近三成,9月起團客配額也大幅降低。旅遊業預估,今年陸客來台將減少70萬人次,觀光業損失上看1500億。業者痛批,200萬從業人員的生計,變成民進黨政府錯誤政策的祭品。為了填補陸客缺口,政府片面給予東南亞國家免證簽待遇並補貼旅費,但觀光效益卻遠不如陸客,還產生「假觀光真打工」的後遺症。

 

民進黨政府不斷哄抬的「新南向政策」,不只在觀光方面成效不彰,其他方面也乏善可陳。根據國貿局統計,2018年臺灣對東協十國的出口占比為17.3%,比我執政後4年的平均18.6%,還少了1.3個百分點。在缺乏自由貿易協定(FTA)與區域經濟整合(CPTPP、RCEP)的保障下,臺灣在新南向國家很難與大陸、日本、韓國競爭。

 

兩岸關係惡化的根源,在於蔡英文總統不接受「九二共識」,其實過去她並非如此。2000年7月6日她擔任陸委會主委答覆立委質詢時,曾經說過「『一個中國各自表述』,是在1992年所談的過程,在我們的立場,是『各自表述一個中國』」。可見當年蔡主委主張「各表一中」,並不否定「九二共識,一中各表」,但現在的蔡總統卻為了選票,不僅違背自己的國會證詞,還刻意扭曲,把「九二共識」與臺灣民眾反對的「一國兩制」劃上等號,藉此塑造抗中形象,來拉抬選情,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安危之上。

 

蔡政府才修完「國安五法」,又進一步推動「中共代理人」修法,假國安之名,剝奪人民受憲法保障的基本自由與權利。一旦修法完成,任何從事兩岸交流與大陸官方接觸的人,都可能因涉及「國家安全」或「政治宣傳」而遭株連,成為「中共代理人」。這讓百萬大陸台商人心惶惶。台商組織「台企聯」就發表聲明指出,「中共代理人」條款是「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」,強烈譴責民進黨製造綠色恐怖。

 

貳、外交一再挫敗 辣台妹折損主權最多

 

外交方面,過去因為兩岸關係改善帶來的「外交休兵」 已經一去不返。蔡政府上任後,我國連續三年缺席我任內年年出席的世界衛生大會(WHA)。國際民航組織(ICAO)年會,今年也再度不邀請我國。雖然蔡政府不斷強調,美國、日本、歐盟等許國家支持我國參與國際組織,但實際上束手無策。

 

3年多來我國失去了7個邦交國,總數降到開國108年以來最少的15國。蔡總統將斷交7國全歸咎於中共打壓,那我們執政時又如何能在8年任內只斷交甘比亞一國,而且兩年四個月後才跟中共建交?我們靠的就是「外交休兵」─兩岸相互不挖邦交國的默契。

 

另外,3年來我國有7個在無邦交國的駐外機構被要求改名,其中1個甚至被迫遷離首都。還有44家國外航空公司的網站上,我國的名稱也被矮化,國際空間大幅萎縮。這些都是蔡總統上任後才有的現象,固然是中共施壓所致,但蔡政府無法改善惡化的兩岸關係,恢復雙方互信,才是臺灣在國際社會節節敗退的根本原因。「辣台妹」口口聲聲說「捍衛中華民國臺灣主權,是蔡英文政府的現在進行式」,但事實上,蔡總統大量折損國家主權及萎縮國際空間才是現在進行式。我國剩下的15個邦交國,還有不少想跟大陸建交,蔡總統再不醒悟改革,未來歷史注定成為喪權辱國的「斷交總統」。

 

過去我們對外關係採取「和陸、友日、親美」的大戰略,使兩岸關係「機會極大化、威脅極小化」;蔡政府上任後,片面向美國傾斜,「聯美抗中」成了蔡政府唯一的選項,但臺美的實質關係真的提升了嗎?臺灣在國際上的困境有改善嗎?

 

總統出訪過境美國,一向視為臺美關係的指標。蔡總統今年7月的「民主永續之旅」,過境紐約兩天,到哥倫比亞大學演講,蔡政府聲稱是「重大外交突破」,連美國在台協會主席例行性登機迎接都說成「亮點」。看看陳水扁前總統怎麼評論?他說他在2003年出訪過境紐約時就停留兩晚,並公開活動。他還指出,即使有《台灣旅行法》,蔡總統還是去不了華府,過境紐約並不算突破,臺灣不過是中美貿易大戰中的「棋子」。事實上,我在2013年出訪過境紐約時,也曾停留兩天,不僅與紐約市長彭博及國會議員會面,公開參訪911事件世貿大樓遺址,並回母校紐約大學法學院演講。2015年過境波士頓也有國會議員接機,在母校哈佛大學演講,並訪問華埠受到兩千人歡迎。

 

很明顯的,雖然有了《台灣旅行法》,但臺美的交流層級卻未見提升,迄今沒有兩國部長級以上的官員互訪。而我任內雖然沒有這個法律,倒是有美國環保署長等首長來臺訪問,行政院副院長與經濟部長、金管會主委等閣員也曾訪問美國。

 

的確,無論是《國防授權法》、《台灣旅行法》、《亞洲再保證倡議法》,或是眾議院通過《2019年台灣保證法》,乃至於今年9月25日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剛通過的「臺北法案」(Taipei Act),對我國都很友善,但實質的成效仍有待觀察。在巴拿馬、多明尼加、薩爾瓦多與我國斷交後,美國國務院曾訓令這三國美國大使返國述職,索羅門群島與我邦交生變時,美方也曾表達強烈關切,不過都徒勞無功。尤其攸關對美貿易、已停開兩年的《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》(TIFA)會議,到今天仍未復談。

 

儘管蔡政府不斷以文青式的宣傳美化對美外交成果,但實際的狀況,可以用「FBI」這個英文縮寫來描述,就是「friendly but inconsequential」(友好但缺實效),也就是「口惠而實不至」。蔡政府單獨壓寶美國,讓不平衡外交的苦果,由全民承擔。我們希望今後「FBI」變成FAO 「friendly and operative」(友好而有實效)。

 

但更重要的,還是要改善兩岸關係,恢復雙方互信,對症下藥,才是務本之道,否則結果仍然難以樂觀。

 

參、挑釁對岸 軍購無助臺海和平

 

國防方面,川普政府近期同意兩筆對臺軍售,包括總價22億美元的M1A2T艾布蘭戰車及飛彈,以及80億美元的F-16V戰機。向美軍購確實為我國防衛所必需,我8年任內,美國也對我軍售達201億美元,但在國防上,馬政府與蔡政府卻採取截然不同的戰略。

 

我任內參考「上兵伐謀」的理念,以和平繁榮的兩岸關係作為臺灣安全的第一道防線,以「活路外交」擴大國際空間作為第二道防線,以「防衛固守、有效嚇阻」的國防武力作為第三道防線。向美國採購武器並非升高兩岸軍備競賽,而是讓我們擁有適當的防衛力量,更有信心繼續穩健發展兩岸關係。反觀蔡政府,先以反中態度挑釁對岸,再花大錢向美軍購,不僅無助臺海和平,更升高危機風險,難怪被人質疑是向美國繳保護費。

 

近期川普政府提出《印太戰略報告》(Indo-Pacific Strategy Report),將臺灣納入圍堵中國大陸陣線,蔡政府立即呼應。我們要提醒蔡總統,儘管過去亞太國家的安全與經濟都靠美國,但大陸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,近年亞太國家經濟紛紛靠向大陸,參加「亞投行」或「一帶一路」。日本、印度、東協等國已不再對美國照單全收。蔡政府一味「聯美抗中」,把所有的籌碼都押在美國身上,不僅讓臺灣失去地緣戰略優勢,更淪為大國博弈的「棋子」。

 

肆、重建兩岸互信 回歸平衡外交

 

蔡政府的兩岸、外交、國防政策正將臺灣帶向危險之路。我們仔細想想,在蔡總統主政下的臺灣有更安全嗎?邦交國能否穩住?國際空間是否擴大?答案都是NO。

 

要解決當前危機,正本清源,就是要讓兩岸關係回歸合乎憲法的「九二共識,一中各表」,因為這不但是「兩岸共識」,更是「兩岸共同政治基礎」,對大陸來說是「定海神針」,對臺灣來說,是「最佳方案」。這些都經過2015年11月「馬習會」的確認。而長遠來看,我們思考兩岸未來,還是要回歸憲法,我們不支持台獨,反對使用武力,至於統一問題,必須透過和平方式與民主過程,由臺灣人民審慎決定。

 

一九九○年代的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德(Winston Lord)有句名言:「美國人沒有聰明到足以調解中國人之間的爭執」。美國臺海問題專家、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臺灣研究小組召集人戈迪溫(Steven M. Goldstein)最近也指出,臺灣並不會從美中衝突中獲益,應該盡最大可能遠離美中爭端的漩渦。

 

因此,我們不作棋子,更不是扈從;現今美陸相爭,我們應兼顧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,從中求取平衡,才能趨吉避凶。唯有重建兩岸互信,重回「和陸、友日、親美」的「平衡戰略」,才能左右逢源,打開臺灣的活路。

 

伍、結語

 

2016年蔡總統上任前曾發表臉書。她說:「執政無法讓人民安心,選舉到了卻經常用『恐嚇牌』、『對立牌』來激化選情,製造社會不安,以此召喚『含血、含淚、含恨』的選票,這種『無良政府』跟『黑心食品』一樣,必須被下架!」這不正是蔡政府3年執政的寫照嗎?!

 

明年就讓我們下架無良政府,驅散「芒果乾」,讓國家重回正確的方向,如此才能真正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,找回臺灣的安全與繁榮!